新闻中心
法院要闻 生态审判
15
2023-08
“四川法院(熊猫)司法碳普惠平台”正式发布!
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内容,更好地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四川法院(熊猫)司法碳普惠平台正式上线,相关法院依托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 “西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设立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司法服务保障站点。8月15日,由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指导,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负责研发的“四川法院(熊猫)司法碳普惠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包含碳汇司法、碳普惠司法激励、会议、庭审活动碳中和规划、近零碳场景建设及打卡、双碳知识推广、碳盘查、个人自愿减排等功能模块,通过碳普惠机制激励和约束诉讼活动的相关当事人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用户在微信小程序或手机软件应用市场搜索下载“熊猫司法碳普惠”即可使用。“现在,各位所看到的就是使用该平台购买核证林业碳汇进行司法替代修复案例的操作展示。”发布仪式上,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余琦进行了具体案例使用展示。该碳汇司法替代修复案例是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审结的一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案件。除判处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刑罚外,法庭还判决该公司赔偿森林生态系统损害量化价值90余万元用于购买经核证林业碳汇,用以替代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经对接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本案购买的林业碳汇项目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为项目面积36500公顷的人工种植乔木林,采用国际核增自愿减排标准VCS,折算减排量近一万吨VCU,是截止目前国内碳汇司法领域单笔购买的最大减排量。8月9日,在生态法庭监督下,该减排量已由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集中注销。高峰庭长介绍:“这是全国首个将碳普惠机制融入环境司法的应用平台,也是四川法院低碳司法系列工作举措与双碳理念和要求深度契合的一项创新工作。目前,已依托该平台发出“低碳行为令”14份。”。为了更好地服务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布会上还举行了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宝兴县人民法院法院 “司法服务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法官工作站”揭牌仪式。四川高院环资庭庭长高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全省法院要认真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坚持以司法手段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不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水平。下一步工作中,四川法院将以恢复性司法执行为契机,以司法碳汇的‘刚需’推动全省林草碳汇工作的发展和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完善。”审核:张娟娟签发:万 凯
查看详情>
14
2023-08
通过碳积分核算低碳行为 这个庭审现场为何多了一个“有专门知识的人”?
2023年8月10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将巡回审判庭搬到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嫌盗伐林木罪的案件。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审理过程中,除了当庭认证证据、说明理由、作出裁判外,庭审现场多了一个特殊席位“有专门知识的人”。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崔金星相关资料显示,引入“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对于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审查鉴定意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以及对于非鉴定类事项作出事实判断可以提供帮助。因此,如今在审理具有专业性的环境犯罪案件时,借助“有专门知识的人”解释说明案件情况,成了法官释法说理的重要环节。在8月10日的庭审现场,法庭判决被告人松某某犯盗伐林木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吴某某犯盗伐林木罪,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还需要通过认购碳汇的方式,替代修复受损生态环境。而在当天,针对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业问题,经法庭审查,认为确有必要,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依法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到庭。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崔金星作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下是相关内容实录:1.被告人吴某某签署的低碳行为承诺书,以及实施的低碳环保宣传,公益劳动等行为,对生态环境保护体现在什么方面?崔金星副教授:本案被告签署低碳行为承诺书,自愿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践行绿色低碳行为,降低自身行为的碳排放。同时在自己经营场所张贴低碳环保宣传告示、向企业员工及周边群众鼓励宣传低碳行为,参加公益劳动等行为。一方面是其认识到自身盗伐林木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自愿认罪认罚,悔过自新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能够实际减少个人碳排放,尤其是他的自愿约束行为,是“四川法院司法碳普惠”APP认定的绿色低碳行为,是经过专业机构开发,结合我国及四川省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基于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公益等公民个体参与减污降碳活动场景,推荐的行为方式。是符合节能减排领域方法学、能够以方法学规定的核算计量方法核查验证的行为方式。也是今后我们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型社会,大力倡导和积极引导的生活方式。当前,我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政策、措施和方法,能否真正落实和实现,最终都要落脚到每个社会个体的行为的转变。在绿色低碳行为方式还没有广为普及、低碳意识还不够强,尤其是涉嫌实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生态环境生态服务功能的环境资源案件的当事人,行为改变、矫正的难度更大,他们形成良好低碳行为方式的社会价值更大。因此,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规范,也都把每个社会主体都能够履行自己保护环境的义务,积极主动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目标。因此,公民个人的自愿约束低碳行为,尤其是经过司法机关介入,认定、监督实施的全过程的行为,对公众行为的引导,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一方面可以约束、督促当事人形成良好的、符合低碳发展要求的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其身边的人,逐渐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消费方式;另一方面当事人在践行低碳行为过程中,不断增加对绿色低碳行为的感知,进一步加深对自己违法犯罪行为的深刻反省,避免再次犯罪,起到预防犯罪的目的。2.通过碳积分核算低碳行为并予以注销,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当事人自愿约束的低碳行为,是“四川法院司法碳普惠”APP认定的活动场景和行为方式,是符合节能降碳领域方法学规范要求的,APP内部设定的方法学和量化规则,是按照《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区域碳普惠机制要求,和四川省有关建立个人碳减排积分奖励机制的要求设定的。社会个体通过APP采用的方法学核算的低碳行为,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当事人为保护环境所做出的额外的“贡献”,按照当前四川省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是倡导和鼓励的行为。折算的碳积分,在法律属性上是一种被认可、被鼓励的奖励。当事人获得的碳积分,在APP平台上注销,本质上是一种“捐赠”,结合本案的背景,是当事人对自己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一种悔过自新的表示和意愿,符合当前有关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导向和规定。3.什么是碳普惠机制?碳普惠机制,是对微观主体,如小微企业、公民个人、家庭等减少碳排放行为进行量化核算,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积分制度对上述行为赋予一定价值,加以鼓励、引导和支持的正向引导机制。作用是“汇流成川、积小成大”,引导减排量微小而规模庞大社会主体的减排行动。碳普惠机制有三个核心要点:第一,对个体低碳行为的监测量化;第二,对个体低碳行为按照一定规则赋予价值;第三,设定激励机制。可以是商业激励,可以是政策激励或其他方式的激励。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碳普惠机制实质上是一种引导全民参与低碳减排行动的社会机制,尽管当前尚未有高位阶的立法,但碳普惠地方立法已成趋势。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生态环境中的每一个要素,每一个过程,都是相关联系、互相影响的。当事人践行绿色低碳行为,包括其微观、细小的行为改变,尽管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但潜在的、大量的社会个体的自愿低碳行为,汇集到一起,也将是一份不可忽视的力量,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个体的点滴、细小的优化改变,仍具有评价的法律价值。因此,在今年2月份在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政策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人民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应积极推动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提升公众对自身节能降碳行为的感知,鼓励企业、机构、个人建立碳账户、优先使用碳普惠减排量进行碳中和,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由此可见,在司法过程中,鼓励倡导通过碳普惠机制,引导社会公众的低碳行为,养成绿色低碳行为方式和消费方式,是新时代赋予司法机关的一项改革任务,也是司法机关立足审判职能,高水平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表现,也是司法机关进行环境司法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和途径。在环境司法中具有合法性、合理性。5.符合碳普惠的低碳行为还有哪些?当事人如何履行?碳普惠是微观领域碳减排的重要机制,是以引导、形成低碳减排社会行动体系,推动社会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生活观念、方式、习惯为目标。综合当前的政策和立法规定,碳普惠机制实施的重点领域主要为交通出行、购物消费、环保公益、家居活动等场景。碳普惠机制的三个核心要点是是量化、赋值、激励。理论上任何满足三个要点的低碳行为都可以参与到碳普惠过程中。当事人具有法律意义的碳普惠机制下的低碳行为,应满足四个要求:第一,当事人应当在特定碳普惠平台注册个人碳账户,以实现对经量化核算低碳行为积分的计量、统计;第二,当事人应从事经特定的碳普惠平台认可,并有量化核算方法学支持的绿色低碳行为;第三,当事人应在碳普惠平台“打卡”,以按照积分规则累计积分;第四,当事人积分累计到一定额度后,可以参与平台设定的奖励活动,也可以主动捐赠给平台。来源:封面新闻
查看详情>
25
2023-07
成昆“枫”景│矛盾纠纷就地解 时代新“枫”抚民忧
开往“春天”的成昆铁路线,经过大小凉山腹地,抵达川滇交接,是西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之一。为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提升铁路法治管理水平,成铁二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法,以多元解纷机制打造西南铁路延线上一道亮眼“枫”景。增点阔幅,办事零跑动成铁二院联合铁路公安、成都铁路局创设铁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打造多元化主体、网格化站点、信息化流程的多元解纷工作站,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扩展司法服务范围,实现司法服务零距离、纠纷化解到身边。“我还以为要跑成都很多趟,结果是你们专门到这当地来,辛苦你们了……”在西昌车务段设立的多元解纷工作站,将调解室搬到纠纷当地,保障当事人就地化解纠纷,减少奔波路程,节省维权成本。成昆铁路延线挂牌多个多元解纷工作站点,由法院、公安、铁路局共建共享,法律服务需求集中受理、内部分流,当事人还可以通过线上立案、邮寄立案、跨域立案等多种方式高效诉讼维权,司法服务热线张贴至每个站点、每节列车,让法律咨询一个电话搞定。多元联动,服务全方位自2022年8月设立以来,涉铁矛盾多元解纷工作站及沿线工作点已就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针对涉铁类侵权案件的特殊性,积极沟通铁路公安、铁路企业,凝聚外部资源合力、整合多方设备平台、提升纠纷调解水平,根据案件特殊属性,实施定制化调解方案,促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今年6月,成铁二院组织调解员“上门”诉前调解一起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受理案件后,第一时间邀请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积极沟通,从法律规定、诉讼成本、实际需要等方面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成双方当天达成和解,并依法签订调解协议,提请司法确认。“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解决了……有法院在,我们觉得很可靠。”当事人手拿调解协议感叹本次纠纷的高效解决。为提升群众法律意识,树立“遵守法律、尊重法则、做事有法可循、解决纠纷用法”的法治观念,依托铁路延线站点设立多元纠纷工作站、移动法治列车宣讲堂,常态化、全覆盖开展普法宣传,扩展司法服务辐射范围,实现移动法治服务常态化运转,高质量服务人民群众。查漏补缺,群众零顾虑“这个事情并不复杂,大家沟通好了,签订调解协议,法院会把双方达成一致的内容固定下来,出具调解书,这对双方都是有约束力的。”法官耐心解答当事人疑问,消除当事人顾虑。案件调解成功后,法官主动关心原告治疗情况,并督促被告积极依照调解协议约定及时履行义务。“今天签调解协议,当场就把钱给了,事情就这么一下子解决了。”一起侵权纠纷案件,当事人起诉多家企业,希望自己的果园损失能有人来赔偿。案件受理后法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耐心了解具体情况,并邀请被告企业参与现场调查,固定争议事实。“法官能亲自来看现场,了解具体情况,让我们感到很踏实,我们愿意在法官主持下和对方和解。”法官针对当事人的顾虑结合法理、情理进行充分释法说理,引导当事人理性合法维权。最终,当事人达成和解,被告当场依照协议履行支付义务。不仅要“治已病”,还要“治未病”。调解案件不限于一案一事,更是贯彻溯源治理,纠纷源头化解。针对案件处理中发现的铁路运营维护和基层治理漏洞问题,积极向相关铁路企业、当地执法部门等发出司法建议,以司法建议助力相关部门单位、企业及时堵塞漏洞,从源头解决问题,避免类似纠纷再发生。下一步,成铁二院将继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机制挺在前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借外力、练内功,进一步提升解纷质效,让多元实质解纷、平安铁路运营在西南铁路沿线蔚然成“枫”!文字:李鑫倩审核:张娟娟签发:万 凯
查看详情>
17
2023-07
深耕“诉源治理+” 双向奔赴共筑生态保护屏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协同实现环境资源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靠前处置的目标。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联合大熊猫国家公园洪雅管理站、洪雅县人民法院、洪雅县林长制办公室对于跨区域环境资源矛盾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建设相关工作及落实情况展开具体讨论。各单位就“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建设、“森林法官”“森林粮库”品牌培树、争创国家公园无讼友好示范社区、智慧法治平台建设等相关工作进行交流发言。会议确定今年调研的主题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瓦屋山区域金花桥法治示范社区建设,各单位将围绕平台建设、社区共建、特色原生态产品培育分工协作,共同推动共建区域内社会、经济和法治协同发展,努力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内法治示范区建设样板。通过会议讨论,四方联系机制逐步具体落地。下一步,成铁二院将深入推进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要牢牢把握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要深化区域协作,进一步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能,实现纠纷解决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的转变;要立足自身特色,持续擦亮普法文化品牌,自觉主动延伸职能矩阵,围绕群众需求开展切实有效的普法活动;要心怀大局,积极拓展“法治+”,高效助力乡村振兴、助力示范社区建设、助力林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生态美、法治兴、百姓富”的新发展格局。文字:魏 薇审核:张娟娟签发:万 凯
查看详情>
03
2023-07
与法同行 安全常伴
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与审判业务融合推进,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助力铁路企业高质量发展,6月29日,成铁二院派出立执警支部党员先锋队,深入西昌车务段,以“崇德尚法 安全前行”为题,开展“党员先行 送法入企”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为铁路企业员工送上专项定制的“法治大礼包”,着力提升铁路员工对铁路安全生产及建设运营的安全意识、法治意识,服务保障“平安铁路”建设。宣讲人员采用“网络主播+视频演绎”的新模式,推动铁路区间沿线普法全覆盖、全笼罩,同时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法条解析等方式,深入解读与铁路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事明理、以案释法、以罪示警,让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关键性,进一步压实铁路企业主体责任,切实提升铁路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意识,时刻铭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此次活动不仅深入增强了铁路法院与铁路企业的“铁法情”,也大大提升了铁路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下一步,成铁二院将继续深入铁路区间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建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深化涉铁审判职能优势,为营造法治化铁路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文字:冯雨雪
查看详情>
30
2023-06
“走心”又“走新” ,“七心”庆“七一”
党旗飘飘,引领方向党徽熠熠,照亮前方高歌以贺,砥砺而行奋楫扬帆,再启新航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102年征程波澜壮阔102年初心历久弥坚历史镌刻辉煌,岁月铭记荣光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成铁二院组织开展“七心”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警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及优良作风,以昂扬奋进的姿态献礼党的102岁生日,激励广大党员干警坚定信念、砥砺前行,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向党表白“诉衷心”全院各党支部以“亲爱的党,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积极拍摄“我把祝福送给党”微视频,用质朴的语言、真切的情感向党说句心里话。二、重温誓词“忆初心”初心不改,久久如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各支部相继召开的宣誓仪式上,全体党员干警佩戴党徽,精神抖擞,满怀深情与敬意,郑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用铮铮誓言,表达了法院干警对党的坚定信念和真挚感情,表明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和愿望。三、实践教学“润红心”6月26日,成铁二院组织党员干警走进泸顺起义陈列馆开展现场教学,通过重温过去的峥嵘岁月,近距离接受党性教育。在展馆内,党员干警边走、边听、边看,透过一幅幅淡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令人震撼的实物、一段段弥足珍贵的文字,重温了那段载入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册的战斗历程,重拾民族记忆,感悟红色初心,更加坚定了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四、座谈交流“存真心”在泸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大榕树下,干警代表们围坐一团,结合实践教学情况,谈收获、谈感悟、畅未来。大家联系个人成长经历,立足本职岗位,着眼法院发展进程,深入交流所思所想所愿,言语间皆是表达对党的衷心与赤诚,见真心、见真情、见真信,充分展现了法院干警蓬勃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五、集中研讨“定信心”在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来川视察一周年之际,成铁二院组织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交流汇报学习贯彻情况。大家一致表示,要以总书记来川视察一周年为新的奋斗起点,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感恩奋进担使命,牢记嘱托再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四川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六、专题党课“固本心”6月28日,成铁二院党组书记、院长苏青以《以学增智、以知促行,增强做好新时代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使命感》为题向全院干警讲授一堂专题党课。专题党课结合主题教育部署要求,立足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成铁二院环资审判工作实际,围绕“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主题,深刻分析做好新时代环境司法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实践路径。七、志愿服务“守恒心”6月是“全民禁毒宣传月”,也是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成铁二院组建党员先锋队,与成铁中院相关党支部联合社区、派出所走进社区,集中开展“全民禁毒、健康生活‘法治夜市’主题党日活动”。同时联合成都局集团公司、西昌铁路公安处等相关单位,开展“送法上列车”“送法进车站”,贴近群众广泛深入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在纵深普法的生动实践中不断书写为民初心。有一面旗帜,飘扬102年,始终盎然向上!有一支队伍,走过102年,始终蓬勃不息!有一种誓言,高呼102年,始终坚定在心!有一种感情,历经102年,始终激情澎湃!矢志奋进 践“七心”红心向党 庆“七一”文字:冯文婷审核:张娟娟签发:万凯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 153 下一页 尾页 到第 / 153页 确定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湖畔路西段123号   邮政编码:610000  联系电话:028-8125563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