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院校共建四周年暨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挂牌成立四周年之际,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余琦携生态司法最新成果走进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为千余名大一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法治课堂。
创新实践:院校共建育英才
本次活动创新“案例教学+职业体验+采访互动”三维模式,聚焦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的工作职责与设立意义,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法治理念,引导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生态保护法治事业,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案释法:司法守护“国宝家园”
课堂上,余琦副院长围绕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三合一”审判实践,通过案件回顾、心得分享、采访互动等形式,向学生们介绍了近年来司法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如全国首例国家公园破坏自然保护地案、涉古树名木破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猕猴野化放归等,并结合自身办案心得及多年法官职业生涯的体会,深刻诠释了环境司法的职责与使命,生动展现了法治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未来蓝图:法治种子破土生长
此次“国家公园生态法治课堂”受到了西南石油大学师生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堂课,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自己在生态保护以及推动法治建设进程中的责任与使命。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崔金星副教授对此次法治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种校院合作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学习机会。同时,他也希望未来能与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开展更多形式的合作,共同推动法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下一步,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将继续深化院校共建,推动环境资源审判规则转化为教学案例库,通过“课题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三维联动,构建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创新试验田,让更多“法治青苗”在践行环境法治、守护绿水青山中淬炼成长,共同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新样本。
文字:刘澳霜